中国·太阳成集团(tyc7111cc-China认证)官方网站-brand company

设为首页 | 收藏网站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与目标之变
发布时间: 2017-07-19    点击量: 3451

    智慧城市热潮席卷全球,中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据相关机构预测,在中国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的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而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的整体产值将超过4万亿元。在耗费巨资投入了智慧城市建设之后,有些城市如虎添翼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也有不少城市陷入了投资高却收效甚微的尴尬境地。在智慧城市建设持续火爆的今天,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目标和路径的冷静反思及全新探索,变得更为可贵。

     7月6日,联想集团与泛华集团在北京举行战略签约仪式,这两个处于智慧城市建设领跑地位的巨头携手,将整合各自优势,打造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一级平台,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赋能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打造千城千面的全新阶段。

  牵手,可以彼此互补、实现融合创新

  一位巨头,可以书写一段辉煌的历史,但巨头之间的历史性牵手,往往可以成就一段传奇。就如同三国时期的孙刘结盟,或者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1943年德黑兰会晤时的历史性牵手,可以说是改变历史的进程。

  在智慧城市领域,联想和泛华也属于巨头般的存在。 联想集团在平安城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公安、智慧医疗、政务云等多个模块拥有丰富的落地与实践经验。联想旗下的研究院、创投集团(投资了130多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包括LEAP大数据平台、中奥科技、FACE++等)承载了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术领域创新实践,都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持。而 泛华集团是国家建设部原直属企业,是智慧城市的投资商、开发商、建设商、服务商,拥有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产业空间规划、PPP包装、建设、城市运营能力。泛华在城市的开发与建设方面基础雄厚,在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小镇、特色产业新城的投资运营和建筑服务领域都颇有建树。


 图注: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中国区总裁童夫尧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中国区总裁童夫尧在谈及与泛华展开战略合作的期待时明确表示:“联想希望通过与泛华集团的合作,一起参与到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当中;利用联想强有力的大数据中心的咨询、建造、运行、维护能力,帮助当地进行自动化的建设;利用各自成熟的城市治理的各个模块来帮助城市进行更好的智能治理;希望跟泛华集团一起合作,配合各地政府,来探讨如何用智慧城市建设来推动当地的产业升级。”

图注: 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与联想合作,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表示:“我们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公司,现在城市的信息化和信息化的城市都离不开IT行业的排名靠前企业,所以我们就要找IT行业的排名靠前企业 。这也是泛华集团与联想集团紧密合作的重要原因。"

  联想与泛华的合作,说明了中国企业在智慧城市开放生态建设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联想和泛华所思考的,已经不再是多获取几个智慧城市的项目订单,而是如何真正发挥出智慧城市赋能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作用上。

  智慧城市建设,从盲目跟风到成为发展关键引擎

  童夫尧是一位久经沙场的IT老兵,见证了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等一波波产业浪潮的兴起与退潮。童夫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大跃进的苗头,很多城市都在跟风做智慧城市项目,但有些城市并没有真正能够深入理解智慧城市的价值在哪,能够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片面地在某一个领域开始实施,在逐渐落实的过程发现问题越来越多、数据壁垒越来越严重。而另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智慧城市时,由于没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纯靠政府投资驱动,对于如何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的水平,如何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如何利用本地优势产业来打造独特城市核心竞争力,都缺乏长期、科学和客观的分析与认知,在目标和功效并不清晰的前提下贸然实施智慧城市项目,其结果就是钱也花了、项目也建了,但却并没有给当地带来什么明显的改变和价值。

  同样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耕耘多年的杨天举,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回归也有清晰判断:“要让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形成集群效益,则需地方龙头企业和信息化有机结合。通过四化高度融合,最后带动地方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的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的信息化,这是中国城市较大的智慧发展。”

  从千城一面到千城千面,智慧城市在不断进化

  智慧城市建设,在过去存在着一张药方包治百病的问题。事实上,以往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中,受制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储备、自然资源、文化积淀等要素,虽然在交通、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共性需求,但城市根据各自特点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个性化需求,却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何在满足共性需求、利用经济规模实现低成本和满足个性化需求、又不会因定制化造成过高的成本上升之间做平衡,成为了智慧城市产业共同的挑战。

  童夫尧对此表示,联想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拥有全模块整合、新技术创新、生态圈共建,拥有顶层设计与规划能力,大数据中心建设及运维能力,城市治理功能模块建设能力,产业升级模块建设能力,城市功能及大数据应用运营能力。联想更建议城市的管理者从顶层规划做起,根据自身的区域经济特色和特长,选择合适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在联想眼中,每个客户都是不一样的,联想给每个城市提供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也可以做到因地制宜、千城千面。联想可以给城市管理者提供大量的开发工具,这些开发工具非常有助于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这点是联想的强项,联想内部将这称为PaaS,也就是平台即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每个城市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有些聚焦在教育,有些聚焦在医疗,联想在教育跟医疗等相关行业里有非常强的专家咨询团队,会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大量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虽然这样精细的定制化会提升一些成本,但核心模块是可以通用的。所以成本上升的幅度是可控的、成效又非常显著,城市管理者对因地制宜、千城千面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越来越感兴趣。

 图注: 联想集团首席架构师毕巍

        联想集团首席架构师毕巍表示,在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和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少客户因为成本原因选择了通用型的标准化方案,但在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为了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进行重新建设,这反而会增加成本。而如果前期增加30~40%的预算,采用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PaaS方案,其实更能发挥每一分投资的价值。所以从实际用户反馈来说,多花一些钱让智慧城市的各项系统真正用起来,正在变为主流趋势。

  杨天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慧城市建设中关于标准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满足问题,有点像盖房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问题。站在建筑学角度来说,所有的房子都应该有个性,但是如果所有建筑设计需要创新,需要标新立异,那么成本必然是高昂的;所以在施工中需要采用标准化部件和工艺,支撑结构系统要标准化,但是设计方式、功能满足要个性化。同样放大到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一样,城市分两块,一个是城经济,一个是市经济,城市建设大部分是标准化,只要到了建设阶段都是标准化,越标准化,可能越容易实现质量的控制,比如说真正的桥、路大部分标准化。市经济是个性化,产业、经济、社会、文化,一个城市一个样。所以要处理好个性化和标准化的衔接问题,如果能衔接上就既能解决效率和效能问题,又能解决效益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模式和路径选择,都在发生着显著变化。不可否认,过去不少地方政府搞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就是搞跟风式的政绩工程,但在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的宏观经济背景之下,再加上对重大投资项目的成果追责更为科学有效,智慧城市项目正在真正变成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带动城市发展的新契机,所以城市管理者对于智慧城市的作用和效果有了更高和更明确的要求。从长远来看,这会加速智慧城市建设的优胜劣汰。

  联想和泛华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牵手,固然有商业上的偶然因素,但也是智慧城市生态不断进化的必然。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根据各地经济、文化、交通、资源的不同,形成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千城千面的新格局,而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也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人类迈入更加美好的智慧互联新时代。


关闭
XML 地图